[書評]溝口彰子 BL進化論 (上)


        雖然說是書評,但本文偏向整理書中的精華,並在最後提出我的想法,不過這本看得有夠辛苦XD 因為日文書籍作者的文句比較綿密,而且偏向研究型的書籍,宏觀地去討論BL的時代背景、文本與電影,此次書評我盡量摘取作者的描述,如果看完如果對書有興趣,也推薦去買一本來研讀喔!(不得不說看完這本書加上摘錄,真是累死我了XD)

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「BL」會進化甚至改變社會?──談溝口彰子的《BL進化論》

什麼是「進化型BL」?

         你喜歡看BL嗎?你自認在腐海中得到了許多快樂嗎?但你有想過,你手上這本為你帶來歡笑的BL作品,他有可能正是一本「進化型的BL」?進化型BL又可能一點一滴改變社會,對此你是否感受到呢?

         本書圍繞在「什麼是進化型BL」,作者溝口彰子以自身經驗,他在青春期(推測為1970─1980年代)浸淫並移情在這些描寫美少年戀情、少年愛的作品中,使得他能夠在當時恐同氣氛濃厚的日本,接受自己的女同志身分。因此作者也發現跟他早期看到的作品不同,甚至開始打造克服厭女症、加強女性特質的世界觀,並改善對男同性戀的描寫。

        本書主要分析日本BL歷史,並在最後分析日本BL作品,並討論何謂進化型。日本歷史BL主要分為三期,為第一期創生期(1961─1978,森茉莉與美少年漫畫時代)、第二期JUNE期(1978─1990,商業主題雜誌《JUNE》與同人市場擴張時代)、第三期BL期(1990─2000,又細分為1990年代以及2000年代後)。

        第一期從被視為BL始祖「森茉莉」的小說〈戀人們的森林〉開始,往後的作品也多沿襲該作品中的公式:例如角色皆為美男子、攻為有錢人;受具有男性與女性氣質身分、才貌雙全,男主角設定為都很受女性歡迎的前異男(異性戀男性)等,作品也著重在男主角們「命定戀情」上。

        第二期則是雜誌《JUNE》刊登男男戀愛作品,該雜誌成為培養專業BL小說家與漫畫家的重要平台,並且接收海外同性戀文學與電影動態。同樣此時期同人活動崛起,但在當時1980年代同人與《JUNE》卻少有交集。

        第三期是BL普及與商業化時代,充滿了多樣化與刺激的元素,使得BL界產生了更廣泛交流與創作,主要是BL創作者挑戰其他類型作品且相當活躍(例如小野夏芽、雲田はるこ),多樣化與跨媒體作品(例如Drama、OVA、電影),或著大眾媒體對腐女子的報導讓一般大眾所知。

擺脫父權社會的束縛──1990年代中BL「強暴」公式

        依照溝口的脈絡,可以看出BL作品變化最激烈的時期在於1990年至2000年。首先作者認為:「BL主要是讓女性閱聽人投射『願望』,並且讓女性擺脫父權社會中女性角色束縛,並透過男性人物自由地享受靈與肉的快樂。這樣的BL本質正是因為BL人物角色與讀者性別不同,才可能成就一種逃避現實的類型。

        這正好反映在1990年代BL作品層出不窮的「強暴」、以及男主角否認自己是「同志」之公式:第一是角色行為反映了現實中視恐同、異性戀跟厭女為理所當然的環境,強化「直男因為命定的愛而愛上彼此」的命定戀情之感。

        第二則是故事中的「強暴」呈現了攻對受「過剩的愛」以及「受被視為性慾對象」,藉此界定攻受位置以及體現受的「性吸引力」,作者提出這兩點更體現現實女性的矛盾──既需要有性吸引力、卻又必須承受受害時反被指責的現象,以及女性身上的雙重困境與如何逃離父權的方式。

  作者認為從1990年代的特殊公式可知,BL並非能真空獨立於現實,仍反應了當時的仇同、厭女與異性戀規範之背景。也提及BL角色也不全然反應現實同志,BL中的強暴也不代表鼓勵這種行為(僅僅是逃避異性戀規範的一種創作模式)。
 
        但是這個情況在2000年後卻開始減少,甚至形成了作者口中的進化型BL,作者在第三章中討論到1990年代的「yaoi論戰」,卻是引發許多BL作者重新思考作品意涵的重要原因,甚至形成進化型BL的契機。

〈Yaoi全部去死〉筆戰──促成進化型BL的契機

        第三章直接描述該論戰是源自刊登在《CHOISIR》第二十期〈Yaoi全部去死〉的文章,身為男同志的作者佐藤雅樹提出「yaoi」是「擅自借用別人的角色,去畫沒有故事性的無聊角色。」,認為將「同志(般的存在)表象化」並且與實際男同志無關而提出抗議。

        作者從此論戰中看出,當時論戰中佐藤與當時另外一位評論者栗原的立場,進一步提出了BL當時的問題與今後應該努力的方向。此外,當時女性讀者高松提出的論述,也發現BL愛好者將現實中的男同志視為「他者」,這些墜入情網的男性角色,僅僅是挪用了現實中男同志的表象,也就是對BL愛好者來說不會看見的一群。

        這點讓許多BL愛好者開始思考,更成為「進化型BL」形成的契機,創作者透過作品摸索克服恐同的方法,並發揮想像力創造出「進化型BL」。這也促使2000年後的BL作品增加許多面對恐同、異性戀跟厭女,以及男同性戀角色如何與周遭友人溝通,並且在該BL文本裡建立比現實更理想的相處模式。

       作者更反駁部份評論者所認為的「BL圈盛行一種對真實男同志沒興趣的態度」,認為推動「進化型BL」正是源自於面對社會現實中的恐同、厭女、異性戀規範,才能進而建立出打破僵局的角色與世界觀。以下這段可以說直接體現了作者明確的立場,也是本書的中心主旨:

    「女性愛好者是為了逃避現實才『發明』BL,作品主角即使是男性,只要詳加描述他們該如何適應現今日本社會,日子如何變得更好,男主角如何建立互信的人際關係,故事中的社會價值觀如何改變……唯有發揮誠實的想像力、賦予世界觀,才能讓『進化型』走出恐同、厭女跟異性戀規範,並超越現實社會。如果呼應那些認為BL圈對於真實男同志沒興趣的態度,是無法產生『進化型』的作品。

請繼續收看下集~~


喜歡請幫我按五個讚喔~我將會收到Likecoin的回饋~

留言

熱門文章